明年正月,勣引道次新城,合诸将谋曰:“新城,贼西鄙,不先图,馀城 未易下。”遂壁西南山临城,城人缚戍酋出降。勣进拔城十有六。郭待封以舟师济 海,趋平壤。三年二月,勣率仁贵拔扶馀城,它城三十皆纳款。同善、偘守新城, 男建遣兵袭之,仁贵救偘,战金山,不胜。高丽鼓而进,锐甚。仁贵横击,大破之, 斩首五万级,拔南苏、木底、苍岩三城,引兵略地,与勣会。侍御史贾言忠计事还, 帝问军中云何。对曰:“必克。昔先帝问罪,所以不得志者,虏未有邅也。谚曰: ‘军无媒,中道回’。今男生兄弟阋很,为我乡导,虏之情伪,我尽知之,将忠士 力,臣故曰必克。且高丽祕记曰:‘不及九百年,当有八十大将灭之。’高氏自汉 有国,今九百年,勣年八十矣。虏仍荐饥,人相掠卖,地震裂,狼狐入城,蚍盅 于门,人心危骇,是行不再举矣。”
男建以兵五万袭扶馀,勣破之萨贺水上,斩首五千级,俘口三万,器械牛马称 之。进拔大行城。刘仁愿与勣会,后期,召还当诛,赦流姚州。契苾何力会勣军于 鸭渌,拔辱夷城,悉师围平壤。九月,藏遣男产率首领百人树素幡降,且请入朝, 勣以礼见。而男建犹固守,出战数北。大将浮屠信诚遣谍约内应。五日,阖启,兵 噪而入,火其门,郁焰四兴,男建窘急,自刺不殊。执藏、男建等,收凡五部百七 十六城,户六十九万。诏勣便道献俘昭陵,凯而还。十二月,帝坐含元殿,引见勣 等,数俘于廷。以藏素胁制,赦为司平太常伯,男产司宰少卿;投男建黔州,百济 王扶馀隆岭外;以献诚为司卫卿,信诚为银青光禄大夫,男生右卫大将军,何力行 左卫大将军,勣兼太子太师,仁贵威卫大将军。剖其地为都督府者九,州四十二, 县百。复置安东都护府,擢酋豪有功者授都督、刺史、令,与华官参治。仁贵为都 护,总兵镇之。是岁郊祭,以高丽平,谢成于天。
总章二年,徙高丽民三万于江淮、山南。大长钳牟岑率众反,立藏外孙安舜为 主。诏高偘东州道,李谨行燕山道,并为行军总管讨之,遣司平太常伯杨昉绥纳亡 馀。舜杀钳牟岑走新罗。偘徙都护府治辽东州,破叛兵于安市,又败之泉山,俘新 罗援兵二千。李谨行破之于发庐河,再战,俘馘万计。于是平壤痍残不能军,相率 奔新罗,凡四年乃平。始,谨行留妻刘守伐奴城,虏攻之,刘擐甲勒兵守,贼引去。 帝嘉之,封燕郡夫人。
仪凤二年,授藏辽东都督,封朝鲜郡王,还辽东以安馀民,先编侨内州者皆原 遣,徙安东都护府于新城。藏与靺鞨谋反,未及发,召还放邛州,厮其人于河南、 陇右,弱窭者留安东。藏以永淳初死,赠卫尉卿,葬颉利墓左,树碑其阡。旧城往 往入新罗,遗人散奔突厥、靺鞨,由是高氏君长皆绝。垂拱中,以藏孙宝元为朝鲜 郡王。圣历初,进左鹰扬卫大将军,更封忠诚国王,使统安东旧部,不行。明年, 以藏子德武为安东都督,后稍自国。至元和末,遣使者献乐工云。
百济,扶馀别种也。直京师东六千里而赢,滨海之阳,西界越州,南倭,北高 丽,皆逾海乃至,其东,新罗也。王居东、西二城,官有内臣佐平者宣纳号令,内 头佐平主帑聚,内法佐平主礼,卫士佐平典卫兵,朝廷佐平主狱,兵官佐平掌外兵。 有六方,方统十郡。大姓有八:沙氏,燕氏,[B125]氏,解氏,贞氏,国氏,木氏, {艹曰}氏。其法:反逆者诛,籍其家;杀人者,输奴婢三赎罪;吏受赇及盗,三倍 偿,锢终身。俗与高丽同。有三岛,生黄漆,六月刺取沈,色若金。王服大袖紫袍, 青锦裤,素皮带,乌革履,乌罗冠饰以金花。群臣绛衣,饰冠以银花。禁民衣绛紫。 有文籍,纪时月如华人。
武德四年,王扶馀璋始遣使献果下马,自是数朝贡。高祖册为带方郡王、百济 王。后五年,献明光铠,且讼高丽梗贡道。太宗贞观初,诏使者平其怨。又与新罗 世仇,数相侵,帝赐玺书曰:“新罗,朕蕃臣,王之邻国。闻数相侵暴,朕已诏高 丽、新罗申和,王宜忘前怨,识朕本怀。”璋奉表谢,然兵亦不止。再遣使朝,上 铁甲雕斧,帝优劳之,赐帛段三千。十五年,璋死,使者素服奉表曰:“君外臣百 济王扶馀璋卒。”帝为举哀玄武门,赠光禄大夫,赙赐甚厚。命祠部郎中郑文表册 其子义慈为柱国,绍王。
义慈事亲孝,与兄弟友,时号“海东曾子”明年,与高丽连和伐新罗,取四 十馀城,发兵守之。又谋取棠项城,绝贡道。新罗告急,帝遣司农丞相里玄奖赍诏 书谕解。闻帝新讨高丽,乃间取新罗七城;久之,又夺十馀城,因不朝贡。高宗立, 乃遣使者来,帝诏义慈曰:“海东三国,开基旧矣,地固犬牙。比者隙争侵校无宁 岁,新罗高城重镇皆为王并,归穷于朕,丐王归地。昔齐桓一诸侯,尚存亡国,况 朕万方主,可不恤其危邪?王所兼城宜还之,新罗所俘亦畀还王。不如诏者,任王 决战,朕将发契丹诸国,度辽深入。王可思之,无后悔!”
永徽六年,新罗诉百济、高丽、靺鞨取北境三十城。显庆五年,乃诏左卫大将 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,率左卫将军刘伯英、右武卫将军冯士贵、左骁卫将 军庞孝泰发新罗兵讨之,自城山济海。百济守熊津口,定方纵击,虏大败。王师乘 潮帆以进,趋真都城一舍止。虏悉众拒,复破之,斩首万馀级,拔其城。义慈挟太 子隆走北鄙,定方围之。次子泰自立为王,率众固守,义慈孙文思曰:“王、太子 固在,叔乃自王,若唐兵解去,如我父子何?”与左右缒而出,民皆从之,泰不能 止。定方令士超堞立帜,泰开门降,定方执义慈、隆及小王孝演、酋长五十八人送 京师,平其国五部、三十七郡、二百城,户七十六万。乃析置熊津、马韩、东明、 金涟、德安五都督府,擢酋渠长治之。命郎将刘仁愿守百济城,左卫郎将王文度为 熊津都督。九月,定方以所俘见,诏释不诛。义慈病死,赠卫尉卿,许旧臣赴临, 诏葬孙皓、陈叔宝墓左,授隆司稼卿。文度济海卒,以刘仁轨代之。
璋从子福信尝将兵,乃与浮屠道琛据周留城反,迎故王子扶馀丰于倭,立为王。 西部皆应,引兵围仁愿。龙朔元年,仁轨发新罗兵往救,道琛立二壁熊津江,仁轨 与新罗兵夹击之,奔入壁,争梁堕溺者万人,新罗兵还。道琛保任孝城,自称领军 将军,福信称霜岑将军,告仁轨曰:“闻唐与新罗约,破百济,无老孺皆杀之;畀 以国。我与受死,不若战。”仁轨遣使赍书答说,道琛倨甚,馆使者于外,嫚报曰: “使人官小,我,国大将,礼不当见。”徒遣之。仁轨以众少,乃休军养威,请合 新罗图之。福信俄杀道琛,并其兵,丰不能制。二年七月,仁愿等破之熊津,拔支 罗城,夜薄真岘,比明入之,斩首八百级,新罗饷道乃开。仁愿请济师,诏右威卫 将军孙仁师为熊津道行军总管,发齐兵七千往。福信颛国,谋杀丰;丰率亲信斩福 信,与高丽、倭连和。仁愿已得齐兵,士气振,乃与新罗王金法敏率步骑,而遣刘 仁轨率舟师,自熊津江偕进,趋周留城。丰众屯白江口,四遇皆克,火四百艘;丰 走不知所在。伪王子扶馀忠胜、忠志率残众及倭人请命,诸城皆复。仁愿勒军还, 留仁轨代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