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能厚惠薄敛, 救乏擢滞, 举贤任才, 劝穑省用, 招携以礼, 怀远以德, 陶之以成均, 治之以庠序。 化上而兴善者, 必若靡草之逐惊风;洗心而革面者, 必若清波之涤轻尘。 朝有德让之群后, 野无犯礼之轨躅。 圜土可以虚芜, 楚革可以永格, 何必赏罚可以为国乎! ”
若行其言, 则当燔桎梏, 堕囹圄, 罢有司, 灭刑书, 铸戈, 平城池, 散府库, 毁符节, 撤关
世人薄申韩之实事, 嘉老庄之诞谈。 然而为政莫能错刑, 杀人者原其死, 伤人者赦其罪, 所谓土木半瓦胾, 无救朝饥者也。 家之言,
则
矣, 用之则弊, 辽落迂阔, 譬犹
将不可以
线,
象不可使鼠, 金舟不能凌
侯之波, 玉
不任骋千里之迹也。
“但当先令而后诛, 得情而勿喜, 使伯氏无怨于失邑, 虞芮知耻而无讼耳。 若暴掩容,
绳而不惮, 诱于
垢, 莫蔓而不除, 恃藏疾之大言, 忘膏肓之近急, 何异焦
之渴切
, 而遥指沧海于万里之外, 滔天之
已及, 而方造舟于长洲之林, 安得免夸父之祸, 脱沦
之害哉!
作威作福者, 或发乎瞻视之下;凶家害国者, 或构乎萧墙之内。 而以太昊之
, 治偷薄之俗;以画一之歌, 救鼎涌之
, 非识因革之随时, 明损益之变通也。 所谓刻舟以摸遗剑, 叁天而
五步, 掼犀兕之甲, 以涉不测之渊;扲却寒之裘, 以御郁隆之暑, 踵之解除, 颐之搔背, 其为愦愦, 莫此之剧矣!
或人曰:“刑辟之兴, 盖存叔世。 立人之, 唯仁与义。 我清静而民自正, 我无
而民自朴, 烹鲜之戒, 不
其烦。 宽以
人则得众, 悦以使人则下附。 故孟
以
仁为安, 扬
云谓申韩为屠宰。 夫繁策急辔, 非造父之御;严刑峻罚, 非三五之
。 故有虞手不指挥,
不烦言, 恭己南面, 而治化雍熙矣。 宓生政以率俗, 弹琴咏诗,
不下堂, 而渔者宵肃矣。
故明君治难于其易, 去恶于其微, 不伐善以长, 不
柯而犹豫焉。 然则刑之为
, 国之神
, 君所自执, 不可假人, 犹长剑不可倒捉,
鱼不可脱渊也。 乃崇替之所由, 安危之源本也。 田常之夺齐, 六卿之分晋, 赵
之弑秦, 王莽之篡汉, 履霜逮冰, 由来渐矣。 或永叹于海滨, 或拊心乎望夷, 祸延宗祧, 作戒将来者, 由乎慕虚名于住古, 忘实祸于当己也。”
抱朴答曰:“《易》称“明罚敕法”, 《书》有“哀矜折狱” 爵人于朝, 刑人于市, 有自来矣, 岂从叔世! 多仁则法不立, 威寡则下侵上。 夫法不立, 则庶事汩矣;下侵上, 则逆节明矣。 至醇既浇于三代, 大朴又散于秦汉,
衰于畴昔, 俗薄乎当今, 而
结绳以整
欺, 不言以化狡猾, 委辔策而乘奔
于险途, 舍柁橹而泛虚舟以凌波, 盘旋以逐走盗, 揖让以救灾火, 斩晁错以却七国, 舞
戈以平赤眉, 未见其可也!
“盖三皇步而五常骤, 霸王以来, 载驰载骛。 当其弊也, 吏欺民巧, 寇盗公行, 髡钳不足以惩无耻, 族诛不能以禁觊觎。 重目以广视, 累耳以远听, 抗烛以理滞事, 焦心以息源, 而犹市朝有呼嗟之音, 边鄙有不闻之枉。
肃恭少怠, 则慢惰已至;威严暂驰, 则群邪生心。 当怒不怒, 臣为虎;当杀不杀, 大贼乃发。
久坏河, 山起咫尺。 寻木千丈, 始于毫末;钻燧之火, 勺
可灭;鹄卵未孚, 指掌可縻。 及其乘冲飚而燎
野, 奋六羽以凌朝霞, 则虽智勇不能制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