寂寞九原今已矣,空余泥泞积墙。
桧贼邪得善终,羡他孙
显荣同。
宋朝自秦桧主和,误了大计,反面事仇,君臣贪于佚乐。
可惜梅各心事,南枝向
北枝寒。
元太祖铁木真起自沙漠,传至世祖忽必烈,灭金及宋。宋丞相文天祥,号文山,天忠义,召兵勤王。有志不遂,为元将张弘范所执,百计说他投降不得。至元十九年,斩于燕京之柴市。
生、佛生、环生,皆先丞相而死。其弟名璧,号文溪,以其
升嗣天祥之后,璧、升父
俱附元贵显。当时有诗云:江南见说好溪山,兄也难时弟也难。
话分两。且说元顺宗至元初年间,锦城有一秀才,复姓胡母,名迪。为人刚直无私,常说:“我若一朝际会风云,定要扶持善类,驱尽
邪,使朝政清明,方遂其愿。”何期时运未利,一气走了十科不中。乃隐居威凤山中,读书治圃,为养生计。然
愤不平之意,时时发
,不能自禁于怀也。
格天阁下名难署,始信忠良有嘿扶。
了数遍,撇开一边。再将文丞相集上,也题四句:只手擎天志已违,带间遗赞日争辉。
俄见皂衣二吏,至前揖:“阎君命仆等相邀,君宜速往。”
元仁宗皇帝皇庆年间,文升仕至集贤阁大学士。
立刻教重换来,又复污坏,究竟写不得一字。长妻王夫人在屏后摇手
:“勿劳太师!”须臾桧仆于几上,扶
内室,已昏愦了,一语不能发,遂死。此乃五十三家不该遭在桧贼手中,亦见天理昭然也。有诗为证:忠简
亡武穆诛,又将善类肆
图。
不向洛图白发,却于郿邬贮黄金。
笑谈便解兴罗织,咫尺那知有照临?
罢,余兴未尽,再题四句于后:
离城约行数里,乃荒郊之地,烟雨霏微,如秋景象。再行数里,望见城郭,居人亦稠密,往来贸易不绝,如市廛之状。行到城门,见榜额乃“酆都”二字,迪才省得是
府。业已至此,无可奈何。既
城,则有殿宇峥嵘,朱门
敞,题曰“曜灵之府”,门外守者甚严。皂衣吏令一人为伴,一人先
。少顷复
,招迪曰:“阎君召
。”迪乃随吏
门,行至殿前,榜曰“森罗殿”殿上王者,衮衣冕旒,类人间神庙中绘塑神像。左右列神吏六人,绿袍皂履,
幞广带,各执文簿。阶下侍立百余人,有
面,长喙朱发,狰狞可畏。
愚生若得阎罗,剥此
雄万劫
!
游西湖。正饮酒间,忽见一人披发而至,视之,乃岳飞也。厉声说:“汝残害忠良,殃民误国,吾已诉闻上帝,来取汝命。”桧大惊,问左右,都说不见。桧因此得病归府。次日,吏将奏牍送览。众人扶桧坐于格天阁下,桧索笔署名,手颤不止,落墨污坏了奏牍。
独怜血胤同时尽,飘泊忠魂何归?
胡母迪稽颡于阶下,冥王问:“
即胡母迪
胡母迪正在醉中,不知阎君为谁,答:“吾与阎君素昧平生,今见召,何也?”皂衣吏笑
:“君到彼自知,不劳详问。”胡母迪方
再拒,被二吏挟之而行。
一日,独酌小轩之中。饮至半酣,启探书而读,偶得《秦桧东窗传》,读未毕,不觉赫然大怒,气涌如山,大骂
臣不绝。再
一书观看,乃《文文山丞相遗藁》,朗诵了一遍,心上愈加不平,拍案大叫
:“如此忠义之人,偏教他杀
绝嗣,皇天,皇天,好没分晓!”闷上心来,再取酒痛饮,至于大醉。磨起墨来,取笔题诗四句于《东窗传》上,诗云:长脚邪臣长
妻,忍将忠孝苦诛夷。
写罢掷笔,再数过,觉得酒力涌上,和衣就寝。
桧死不多时,秦熺亦死。长王夫人设醮追荐,方士伏坛奏章,见秦熺在
府荷铁枷而立。方士问:“太师何在?”秦熺答
:“在酆都。”方士径至酆都,见秦桧、万俟卨、王俊披发垢面,各荷铁枷,众鬼卒持
梃驱之而行,其状甚苦。桧向方士说
:“烦君传语夫人,东窗事发矣。”方士不知何语,述与王氏知
。王氏心下明白,吃了一惊。果然是人间私语,天闻若雷,暗室亏心,神目如电。因这一惊,王氏亦得病而死。未几,秦埙亦死。不勾数年,秦氏遂衰。后因朝廷开浚运河,畚土堆积府门。有人从望仙桥行走,看见丞相府前,纵横堆着
土,题诗一首于墙上,诗曰:格天阁在人何在?偃月堂
恨亦
。
文山酷死兼无后,天何曾识佞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