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外小说网

字:
关灯 护眼
番外小说网 > 乐府诗集 > 杂歌谣辞(4/4)

杂歌谣辞(4/4)

《神仙二十二曲》中有《上云乐》,又名“洛滨曲”相传是梁武帝时所制,假想生于上古时期的西方神仙老胡文康,长得青眼高鼻,携弄孔雀、凤凰、白鹿,慕梁朝来游,伏拜祝千岁寿。李白拟作《上云乐》,在前人歌辞的基础上作了发挥,写西域胡人携狮子、凤凰来唐朝祝天子寿的盛况。

敕勒歌

【原文】

敕勒①川,阴山②下。天似穹庐③,笼盖四野。天苍苍④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⑤牛羊。

【注释】

①敕勒:民族名,北齐时居住在朔州(今山西北部)一带。②阴山: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。③穹庐:用毡布搭成的帐篷,即蒙古包。④苍苍:青色。⑤见:通“现”显现。

【译文】

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,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,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,极目远望,天野相接,无比壮阔。这里的天幕像毡帐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。苍天浩渺无边,草原茫茫无际,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,显露出成群的牛羊。

【赏析】

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,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。这首古代民歌,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,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。“敕勒川,阴山下”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。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,草原以阴山为背景,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。“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”环顾四野,天空就像奇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。“天苍苍,野茫茫”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,草原无边无际,一片茫茫。

诗的前六句写平川,写大山,写天空,写四野,涵盖上下四方,意境极其阔大恢宏。但是,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,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,没有什么具体描绘,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。但当读到末句——“风吹草低见牛羊”的进修,境界便顿然改观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,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,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。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,草狼动荡起伏,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,才有牛羊闪现出来。那黄的牛,白的羊,东一群,西一群,忽隐忽现,到处都是。于是,由静态转为动态,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,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,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。因此,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睛之笔,对于“吹”、“低”、“见”三个动词的主动者——“风”字,备加欣赏。

敕勒族人用穹庐——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的天空,对“风吹草低见牛羊”的景色讴歌赞美,这样的审美情趣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。穹庐是游牧异议的活动居室,牛羊和牧草是他们的衣食来源,对于这些与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相关的事物,他们有着极深极厚的感情。所以我们说,他们讴歌草原,讴歌牛羊,就是赞美家乡,赞美生活;我们并且认为,这首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,原因也在这里。

箜篌谣

唐·李白

【原文】

攀天莫登龙,走山莫骑虎。贵贱结交心不移,惟有严陵①及光武。周公②称大圣,管蔡③宁相容!汉谣一斗粟,不与淮南舂④。兄弟尚路人,吾心安所从?它人方寸间,山海几千重。轻言托朋友,对面九疑峰⑤。多花必早落,桃李不如松。管鲍⑥久已死,何人继其踪!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空赋倾城色(NP)日常偷渡失败风吹不进(1V2)失败者(np)星际入侵(np)魔头的命根 (双C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