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恨犹长,新愁相接,眉心上频攒。独客空斋,孤枕伴清寒。醉时解下青衫看,数泪
,曾无一
。
飘零非计,秋风菰米,
勤加餐。老去秋娘还在,总是一般沦落,薄命同看。怜我怜卿,相见太无端。痴情此日浑难忏。恐一枕梨云梦易残。算
前无恙,夕
楼阁,明月阑
——
右调《送我门来》
石痴复令妪启书室门,与予俱人。则见尘埃满地,桌椅俱无。窗上玻璃碎者碎,不碎者亦为尘所蒙,非复光明本质。石痴一一指示余:此梦霞下榻,此梦霞设案
,此余与梦霞对饮
。四顾
立,空无一
,惟门侧倚一败簏,字纸充实其中。石痴就而翻检焉。室中空气恶浊,余不能耐,呼石痴曰:“去休,是间不可以少驻矣。”石疾忽检得一纸,欣然向余曰:“君试阅之,此情天劫后之余灰也。”余受而审视,上有秋词一阕,词曰:
几株败柳,一曲清溪,老屋数椽,重门锁。时值孟冬,百草皆死,门以外一片荒芜,不堪
目,境地至为幽寂。石痴语余曰:“此即崔氏之旧居也。梦霞寓此时,余常来此,今绝迹者已年余矣。此其后舍,守者即居于此。前门则久为铁将军所据,无人问津,门上恐已生莠草也。”且行且语,已至门次。石痴举掌叩门,作败鼓声。良久,有老妪
关
见余等,注视不语,若甚讶来客之突兀者,旋问曰:“客来何事?殆访崔家旧主人乎?惜来迟一年,今渠家已无人矣。”石痴曰:“姥姥不识我耶?”妪熟视石痴,乃笑曰:“君非秦公
耶?余老
矣。”石痴告以来意。妪即导余等
内。过一小圃,晚菘盈畦,青
可撷,曲折达一书舍,室门上加以锁,积尘封焉。前有
,
广不足一亩,
中景象,绝类古刹。墙阶之上,遍铺苔衣,不
一罅
痕,盖绝人迹者久矣。
右调《解连环》
秋光惊。将前尘后事,思量都遍。极目
,一片苔痕。记手折梨
,那时曾见。病叶西风,这次第,光陰轻变。算相思只有,三寸瑶笺,与人方便。蓬莱
清且浅。只魂飞梦渡,来去无间。最难是,立尽黄昏,知对月长吁,一般难免。薄命牵连。真怜惜,空
依恋。还只恐,未偿宿债,今生又欠——
石痴引余至一,有土坟起,累然成小阜,云即梦霞葬
。
寻碑石,则已不见,殆历时既久,为地心
力所
欤?抑为人携去,珍之为秦砖汉瓦欤?不可得而知。冢上短草升桑生意歇绝。草
之下,杭泥凝结成小块无数,仿佛犹有伤心人血泪痕也。凭吊久这,彷徨回顾,余突谓石痴曰:“君诳我,空
如洗,安有所谓梨
与辛夷耶?”石痴曰:“异哉,是诚有之,今何并枯枝败叶亦俱杳然?意者
人已返瑶台,而此
人之灵
,亦为司
吏
去,移值天上耶?”因呼妪问之,妪言前闻
中实有二树,梨夫人死后,
来梨树即不发
,辛夷虽吐
,亦不能如往年之盛。是年六月,筠姑娘又死,二树均日就枯萎,柔条曼叶,失尽旧观。比老主人死,余等来时,仅见枯
两株,兀然直立,枝叶皆化为乌有。问:“枯
何在?”则曰:“已斫作柴烧矣。”余曰:“惜哉,是亦焦桐之类也。草木无知,乃为人殉,斯真所谓情
矣。”
然一枯
,大足以供后人之凭吊,何
老妪,大煞风景。此已死之情
,尚不能久留于世,彼痴男怨女,情死情生,宜其一霎时便成为历史上之人
也,与石痴叹息者久之。
颔余言,复曰:“君既来此,有意至梦霞葬一吊埋香遗迹乎?余当导群君。”余曰:“甚愿。此去或拾得零香剩粉归,可为余书煞尾,着一
江上青峰也。”
余旋指书舍问石痴曰:“此即梦霞寓居之所耶?”石痴曰:“然。余昔年时与梦霞促坐闲谈于此。犹忆某年秋,余访梦霞,梦霞沾酒留饮。半酣,梦霞指畔香冢语余曰:‘此余之埋愁地、销魂窟也。余死苟得埋骨于此,则此
长伴
魂,死可无恨。’又指
前二树谓余曰:‘此余之腻友,亦余之
妻也。其和靖妻萼绿华,为千秋佳话。余今妻此二
,和靖且输余艳福矣。’言已大笑。复曰:‘明年此
开时,君能归来,当再与君对
痛饮一醉,以余沥浇
,为二
寿。’噫!孰知酒杯才冷,人事已非,人既云亡,
亦不寿,徒剩伤心之境地,尚
余之
际。情长缘短,室迩人遥,既
宿草之悲,再下哭死之泪。余独何人,乃能堪此?自今以后,亦不能再至是间矣。”石痴言时,泪盈襟袖。余至此亦觉
目凄凉,百
集,恨无以
石痴之悲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