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tice: iconv(): Detected an illegal character in input string in D:\wwwroot\biquzishiying_zhanqun\www.qxnzxpm.com\web\inc\function.php on line 612
第六十回绝声飞龙全传忠谏灭宠应天(4/5)_飞龙全传_历史_番外小说网

番外小说网

字:
关灯 护眼
番外小说网 > 飞龙全传 > 第六十回绝声飞龙全传忠谏灭宠应天(4/5)

第六十回绝声飞龙全传忠谏灭宠应天(4/5)

邸故人,朕若不起,当以为相。”质等受命而出,私相议道:“王著日在醉乡,是个酒鬼,岂可为相?当勿泄漏此言。”是夕,世宗卧于寝宫,驾崩。远近闻之,无不嗟悼。后人有诗以美之:

五代都来十二君,世宗英武更神明。

出师命将谁能敌?立法均田岂为名?

木刻农夫崇本业,铜销佛像便苍生。

皇天倘假数年寿,坐使中原见太平。

世宗既崩,群臣立梁王宗训于柩前即位,是为恭帝。文武山呼已毕。尊符后为太后,垂帘听政。遣兵部侍郎窦仪至南唐告哀。窦仪领命,至南唐来,正值天寒地冻,雨雪霏霏。不日到了南唐,见了唐主。唐主欲于廊下受诏,窦仪道:“使者奉诏而来,岂可失其旧札?若谓雨雪,俟他日开读可也。”唐主闻言,拜诏于庭,不胜哀感。款待窦仪而别。

数日,有镇、定报到:河东刘钧结连契丹,大举入寇,声势甚盛,锐不可当。近臣奏知太后。太后大惊,急聚文武商议。范质奏道:“刘钧结连契丹,其势甚大,惟部检点赵匡胤可以御之。”太后依奏,即宣赵匡胤入朝,命为元帅,领兵敌契丹。匡胤奏道:“主上新立,在朝文武宜戮力同心,共守京城。臣当另调澶州等处将帅,一同征讨,是乃万全之策。”太后大喜,即下敕旨,前去调拨张光远等,会兵出征。时苗光义自从在王府决数救护匡胤之后,一向隐在山中,今见世宗弃世,来到京中,见日下又有一日,黑光相荡,指谓匡胤亲吏道:“此天命也,时将至矣。”言毕,飘然而去。此时各镇帅臣张光远、罗彦威、石守信、杨延翰、李汉升、赵廷玉、周霸、史魁、高怀德等俱在麾下听用。

当时择日发兵,摇旗呐喊,擂鼓鸣金,一声炮响,行动三军。看看来到陈桥驿,军士屯聚于驿门之外。忽高怀德对众人道:“今主上新立,更兼年幼,我等出力,谁人知之?不如立检点为天子,然后北征。诸公以为何如?”都卫李处耘道:“此事不宜预传,可与匡义议之。”匡义道:“吾兄素以忠义为心,恐其不从,如之奈何?”正言间,忽赵普来至,众人以欲立之事告之。赵普道:“吾正来与诸公议此大事。方今主少国疑,检点令名素著,中外归心,一入汴粱,天下定矣。乘今夜整各,次早行事。”众皆欢喜,各自整顿军伍,四鼓聚集于陈桥驿门,等候匡胤起身,便举大事。此时匡胤身卧帐中,不知诸将所议。

天色渐明,部下众将直入帐中,高叫道:“诸将有言,愿立检点为天子。”匡胤大惊,披衣而起。未及诘问,众拥至跟前,石守信竟将黄袍披在匡胤身上,抱在椅中,众将山呼下拜,声彻内外。匡胤道:“汝等自图富贵,使我受不义之名。此何等事,而仓卒中为之?”石守信道:“主少国疑,明公若有推阻,而被岂肯信乎?再要成事,恐亦晚矣。”匡胤嘿然不答。匡义进道:“此虽人谋,亦天意也,兄长不须迟疑。且济天下者,当使百姓感激如父母。京师,天下之根本,愿下令诸将,入城不许侵夺百姓,乃为天下定计也。且苗光义先生前日对人说道,日下复有一日,该哥哥登位无疑。”匡胤听了苗训之言,如梦初觉,想起前日相面之词,真是先见,懊悔屡屡失礼于他。遂下令道:“太后与主上,是我北面而事的,不得冒犯;群臣皆我比肩,不得欺凌;朝中府库,不得侵掠。用命有重赏,不用命则诛。”军士皆应道:“谨受命。”匡胤号令已定,遂整队而回。军士至汴梁,自仁和门入城,秋毫无犯。百姓欢悦。有诗为证:

七岁君王寡妇儿,黄袍着处是相欺。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【5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空赋倾城色(NP)日常偷渡失败风吹不进(1V2)失败者(np)星际入侵(np)魔头的命根 (双C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