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外小说网

字:
关灯 护眼
番外小说网 > 明成皇后 > 第19章(4/5)

第19章(4/5)

国,这正是日本外交的狡猾之处。

从中、日派兵开始时的若干迹象,显示情势非比寻常。

首先,中国出兵照会,以应朝鲜政府请求“保护属邦”为名,日本立即提出抗议,认为日本从未承认朝鲜为中国属邦。中国要求日本为保护使馆商民不必多派军队,不可进入朝鲜内地。日本即蛮横地宣称:日本派遣军队数量及行动,帝国政府自行决定,不受他国掣肘。态度十分强硬。

再者,中国派兵仅2500人,驻扎在牙山,而日本派出5000余人,其后陆续增兵达万余人,部分日军直赴朝鲜的首都汉城,分踞要害。同时,日本军舰八艘驻泊仁川。显然,为保护使馆及商民,完全没有动员如此巨大军事力量的必要。

这时候闵氏政府见中日军队云集,颇存戒惧,希望双方撤兵。而袁世凯也看出日军来势汹汹,情势不妙,便极力催促朝鲜政府设法阻止日本来汉城,并拟请驻朝各国使领出面干涉,均无效果。袁世凯只有与日使大鸟圭介直接进行谈判,双方约定之后均不再添兵。大鸟同意不再添兵,是日本外交上的策略,作为缓兵之计,以便在军事上从容部署。但是袁世凯和李鸿章却深借不疑,生了停止派兵的意思。

朝鲜政府请求撤兵的公函送抵李鸿章处,李鸿章即电告叶志超,命令军队暂驻牙山,原定增强部队也接到命令停止出发。

李鸿章的这个措施,既是对敌情错误判断,又表明他胆怯地企图避免中日纠纷。其结果使日本从一开始就在军事上占得了优势。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的策略与李鸿章恰恰相反,在军事上一切皆欲先发制人,而且每一步都先于中国。日本军事先占一看,是此后外交交涉和战争中日本制胜的一个关键。

这时,东学党起义的状况也发生了变化。全州失守之后,招讨使洪启董奉闵氏政府之名,假惺惺地向农民军提出“媾和”这一招本是怀柔之技,意图缓和局势,等待清兵帮助。

他劝诱道,假若两军继续交战,王朝发祥的历史圣地全州必将变成一片废墟。不但如此,趁我国内乱之机,清军已在牙山登陆,日军也将在仁川登陆。如此发展下去,外国军队势必要进行干涉,不仅东学军将遭受重大牺牲,而且国家也将陷入更大的危机。因此,东学军如果撤出全州,京师也要立即撤离全州附近,以免同室操戈;而政府则设法促使外国撤回军队,并根据东学军的要求,立即实行各项政治改革。

当时,全奉准等人在全州战斗结束后,原准备重新整顿农民军,同忠清道一带的农民军会合,直取汉城。但是,在忠清道一带对农民军深有影响的东学教领导人崔海月一派,却极力反对农民战争的扩大发展。他们甚至向各地发出通告,声称:全奉准为国家罪人,师门之逆贼。这就使全奉准领导的全罗道东学军不得不暂时放弃北上。

全奉准等人也认为,清日两国军队以朝鲜的动乱为口实,开进朝鲜蹂躏践踏国土,是决不能容忍的。再则,他们也不能不考虑到,农民军在全州战斗中伤亡较大,加之农忙季节来临,多数农民归乡心切。在这种形势下,全奉准等人只好暂时接受官方提出的“媾和”要求,以便政府在农民军撤迟后,迫使外国军队立即撤离朝鲜,并按照农民的要求改革弊政。

于是,全奉准等人被闵氏政府所欺骗,政府方面假惺惺的以农民军提出的27条要求为蓝本,达成了所谓的《全州和约》。《和约》全文12条,其内容是:

一、荡涤东学道人与政府间的宿嫌,协力庶政事;

二、查得贪官污吏之罪目,一一严惩事;

三、惩办残暴富豪辈事;

四、惩罚不良儒林两班事;

五、烧却奴婶文书事;

六、改善七班贱人待遇,脱去白丁头上的平壤笠事;

七、许可青春寡妇改嫁事;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【5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空赋倾城色(NP)日常偷渡失败风吹不进(1V2)失败者(np)星际入侵(np)魔头的命根 (双C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