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外小说网

字:
关灯 护眼
番外小说网 > 清朝的皇帝 > 第二章清朝的皇帝新觉罗的祖先(2/2)

第二章清朝的皇帝新觉罗的祖先(2/2)

于是二十七年灭哈达,三十五年灭辉发,四十一年灭乌喇,海西四已亡其三,只剩下叶赫未下。其时努尔哈赤五十五岁了,垂垂老矣。

清初屡有蒙古寇警,乃在今辽吉两省,柳结绳,以定内外,谓之柳条边,亦称柳墙。南起辽宁凤城县,北至开原县,折而西南下,至山海关接边墙,周一千一百二十余公里。又自开原县威远堡迤东,历吉林省北界,至发特哈,长三百九十余公里…共有门凡二十,清时每门设章京、笔帖式、官兵,分界辖,稽查

乌喇,今吉林省永吉县北、松江东,清名其城为打牲乌喇。

叶赫渝盟召黉,而明乃偏信其言,遣使诟訾,肆行凌侮,恨六也。

于是努尔哈赤在这年五月间,以他父亲所遗留的十三副盔甲,起兵攻尼堪外兰于图城,尼堪外兰逃至河承德附近的甲版城。努尔哈赤在图署略定,复攻甲版,尼堪外兰便又逃至抚顺,要求"边"。

明越境以兵助叶赫,致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,恨四也;

叶赫,其先本蒙古人,姓土默特,灭那拉据有其地,因冒姓那拉,后迁叶赫河,改称叶赫,设治今吉林省伊通县。慈禧太后即于此族。

辉发,其族来自黑龙江,姓伊克哩,以后改姓那拉。数迁至辉发河边呼尔奇山,因称辉发。故城在今辽宁省辉南县附近。:海西四中那拉氏有二,故正确的称呼,应为叶赫那拉及辉发那拉。

海西四后来构成"八旗"的主要分,其酋长亦成亲贵。四设治之地如下:

自此而始,努尔哈赤展开拓土开疆的事业,首先是以兴京为据地,统一建州三卫;自万历十九年开始,矛指向"扈"。扈也是金人后裔所建的一国,共分四个落:乌喇在北、哈达在西、叶赫在东、辉发在南。明灭元后,以扈改设为海西卫,因此扈亦称"海西四",其地当辽河以东、松江以西。

***

明不守盟约,逞兵越界,卫助叶赫,恨二也;

***

哈达,本与乌喇同族,故城有二,一在开原县东,一在宁古塔西南。

万历四十六年,亦即努尔哈赤称帝的第三年,发兵攻明,临行以"七大恨"告天誓师,这是作。努尔哈赤世受明恩,起兵叛明,若无此所谓"七大恨",则师无名。"七大恨"当然是过甚其词,但其中三恨皆由明助叶赫:

是年八月,努尔哈赤征叶赫。叶赫分东西两城,东城兵溃,城主金台吉被执,不屈而死;西城城主布扬吉献城投降。叶赫至此始亡。

这是清朝的情况;明朝的柳条边,从西面看,南起山海关,迤逦往北偏东,即今河、辽宁两省的边界,至开原威远堡,迤东抵达松江(明清称为混同江),为明朝在东北的疆界。至于自开原往南,以达凤城的柳条边,为保护清朝龙兴之地的兴京(今新宾)而设,当努尔哈赤初起时,固无此柳条边,即明朝的柳墙,后亦由开原后缩至抚顺。尼堪外兰要求"边",亦就是要求明朝疆界,获得庇护。边吏怕引起纠纷,拒而不纳,尼堪外兰只好一直往北,逃至齐齐哈尔西南的鹅尔浑(今名昂昂溪),筑城以避。

边者,"柳条边",据《辞海》解释:

努尔哈赤的事业,奠定于三十五岁时。这年是万历二十一年,秋九月,叶赫纠合哈达、辉发、乌喇及长白山、蒙古科尔沁等落,组成"九国联军",围攻满洲,陈兵抚顺以东的浑河北岸。努尔哈赤料敌不过乌合之众,据险列阵,发百骑挑战,擒叶赫西城城主布寨,联军大溃,努尔哈赤纵兵掩袭,斩级四千,获三千匹,铠甲千副,并俘虏乌喇贝勒之弟布占泰,自此军威大振。

告恨侵明的第二年,即万历四十七年正月,努尔哈赤亲征叶赫。辽东经略杨镐集兵沈,分四路攻满洲,每路兵六万,相约会师兴京,复有叶赫相助。结果左翼中路及北路、右翼南路,三路兵败,仅剩李成梁之李如柏所领的右翼中路遁回沈。叶赫本遣兵来会,中途得报,明军大败,急急引兵而归。

清末有个传说,叶赫与清朝势不两立,叶赫那拉氏的秀女不得选为后妃。此说无稽。太祖皇后即于叶赫那拉氏。不过叶赫在海西四中,与努尔哈赤的纠纷特多,始终不屈,则为事实。

【1】【2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空赋倾城色(NP)日常偷渡失败风吹不进(1V2)失败者(np)星际入侵(np)魔头的命根 (双C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