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欲上之际,生乃枕小姐之肱,扪瑶枝之侞,命友梅度新声为宛转之歌,而令秋烟槌背搔痒、高卧于北窗。久之则有美丽青衣,携绛纱灯,两两来接报道:“绮筵已设,金壶酒暖矣。”
钱生以一介书生,名为进士,官居三品,享福至此,所谓蚤坛领袖、风月总管非耶?然而钱生亦非徒留连于诗酒美色,每遇朝延大事,未尝不垂绅正笏,愕愕敢言,平居常以不能致君尧舜为耻,则又可谓圣贤豪杰之后矣。
其年癸未三月,太夫人八十悬-寿诞,于时崔子文方升满鸿胪寺少卿,李若虚亦以潮州知府任满入都,陆希云虽遭点额尚未南返,三予俱备了盛礼,登堂视贺,钱生乃大排筵席,广请朝绅。是夜饮至更余,痛醉而散。只见钱吉禀说:“日间有一老者,不衫不履,骑驴而来,要与老爷相见,门吏因为堂有宾客,不敢通报。恰值小人遇着,那老者便把一个简帖着小人递上老爷。”钱生接来,拆开一看,但见帖上七言律诗一道。诗曰:
歌凤何须笑楚狂,好将时事卜行藏。
江湖只合盟鸥鹭,萝薛争知胜。
贼遇黄巢唐遂覆,权归秋壑宋应亡。
铜驼不日生荆榛,珍重姑苏十一郎。
九十一翁梅山老人奉
钱生以十年积想,失之当面,帐怏不已。乃详味诗中意思,是言天下将乱,不如归隐。那一年钱生正年三十六岁,又与“若逢四九,返尔林泉”之语相应。即把诗与崔、李求教。崔、李之意不约而同,遂与二子,即日上表辞官,出了春明门,挂冠解绶,一同南归。大学士魏藻德与朝绅光时亨等俱赋诗为赠。时嗣馨已年一十八岁,天资敏慧,矢口成文,极为时辈推重。钱生抵家之后,卜吉行聘,即于是秋,为嗣馨完了伉俪。又以范公与叔父鸣皋俱近八旬,不堪迢隔,乃令白翁夫妇住在苏州,自奉太夫人依旧迁往金陵,离城四十五里,与祖茔相近,地名唤做锦凤村,真个是山明水秀,足称幽居。生乃因山傍水,起造园房一所,备极轮涣之美。但见:
红楼翠阁,绣闼雕甍。门前五柳摇金,窗外千竿嫩玉。林花春吐,池莲夏开。静坐处,最喜幽禽美舌;客到时,自有美酒盈樽。小桥卧涧,遥通水畔荷亭;深经埋香,转入峰边梅坞。正是谢安旧住乌衣巷,裴度新开绿野堂。
钱生正在修葺书院,忽见许翔卿来望,袖中取出一封书信道:“某近白兰溪返棹,将渡钱塘,遇着一位长者,自称申屠丈,修书一封,着某送上钱爷。”钱生启缄看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