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上诸神言,好行道者,天地道气出助之;好行德者,德气助之;行仁者,天与仁气助之;行义者,天与义气助之;行礼者 ,天与礼气助之;行文者, 天与文气助之;行辩者,亦辩气助之;行法律者,亦法律气助之。天道各以类行神灵也,天将助之,神灵趋之。深思其要意,则太平气立可致矣。
请问上善易为也,上恶易为耶?夫阳极为善,阴极为恶,阳极生仙,阴极杀物,此为阴阳之极也。夫凡民生,不能尽力养父母,求奇方道术,以资父母,使怀悒悒而至死,复相教善衣食歌舞以乐之,是为大逆之民,天岂福之乎?
天上效凡书文对,今天上为法,令天上人不得相期为猾,自有大术也。地上亦然。今真人岂知之耶?
自古到今,多有是佞臣猾子,弄文辞,共欺其上,愁其君父,而得官位,无功于天地而食禄,天甚疾之,地甚恶之,天上名之乱纪。今天上平气至,欲断之,恐此子复乱理。今人积愚,多可欺而得仕,今天灾不可欺而去也,不可诈伪而除也。
真与伪与天相应不,悉以示下古之人,试使用之,灾害悉除,即是吾之真文也,与天上法相应,可无疑也,不言而反曰彰明矣。用之而无成功,吾道即伪矣,亦不言而明矣。天上为法,不效巧言,乃效成功成事。比若向日月而坐,俱有光明。何以知其热与清乎?去人积远,以何效之?主以成功也。向日而坐FDB1也,足以知热;向月而坐,足以知清。吾之真文,亦若是矣。
天上为法,目视则理阳,瞑则理阴;视则理有形,瞑则理无形;视则理人身,瞑则理精神。以是为效,故能使阴阳悉理,则无有失职者也。地上亦然,为洞极皇平也。
今天之出书,神之出策符神圣之文,圣人造文造经,上贤之辞,此皆言也。故天地神圣上士,为人尽力以言,积年可立天地,除灾害。帝王案用之,乃致遨游而无事,上得仙度增年,得天意,子孙续嗣,无有绝也。世衰乃更为大兴,天下仰命,莫不得其天地六方八远绝洞阴阳,俱悦天病,风雨为时,雷电不作,日月更明,三光不失度,四时五行顺行,各得其所。此神圣善言所致也,其功莫不大哉!
天上各异,自有自然元气阴阳,与吾文相似,各从其俗,记吾书辞而行之,即太平矣。天上无极之三光各异,自有自然元气阴阳,与吾文相似,各从其俗,记吾书辞而行之,即太平矣。天上中居各异,自有自然元气阴阳,与吾文相似,各从其俗,记吾书辞而行之,即太平矣。
天上三光各异,其有自然元气阴阳,与吾文相似,各从其俗,记吾书辞而行之,即太平矣。天上云气各异,自有自然元气阴阳,与吾文相似,各从其俗,记吾书辞而行之,即太平矣。天上音响雷电各异,自有自然元气阴阳,与吾文相似,各从其俗,记吾书辞而行之,即太平矣。
天下风雨各异,自有自然元气阴阳,与吾文相似,各从其俗,记吾书辞而行之,即太平矣。天下居中,风云气各异,自有自然元气阴阳,与吾文相似,各从其俗,记吾书辞而行之,即太平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