痴惑着音声 凡夫共如是 死生粪与 经文遣相比
这个是偈,
好,是
宣祖师讲的。
“不识平等理”:“不识”不认识,不知佛法是平等的,本来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的,但他不懂这个
理,不识平等理。
“凡夫共如是”凡夫都这样,所以说都这样的就是凡夫。你是不是凡夫?你就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些病,有这些
病那就是凡夫。
耳被虚声诳 神仙堕崖死 智者解真空 视听不相似
“遇乐生逸”一看到乐就生放逸,就追求乐去了,追求好。遇到大乐生大放逸,遇到小乐生小放逸,总得放逸一会儿。遇到沙发,他就得多坐一会儿;遇个板凳,就少坐一会儿。
“见生竟染”:一见到生就动心了,就喜
,不是嗔恨就是喜
,就是被染着了。
【诫】毁誉声一,妄起二业,造三涂因,报四趣果,波狼五,成就十缠,永
樊笼,何时解脱?然十界者,缘和故生,
空故灭。
解生灭,即无嫌恨。恨风不起,罪火不燃。火不炽然,心得清凉,无诸
恼。以无
恼故,名为净心。
愚人贪 憎恶腹内屎 见生竟
染 薄贱老病死
怎么样去解脱?就是应该知“十界者,缘和故生”这个十界都是缘和故生的,何况这个名声呢,是不是?更没有可得之
。所以“
空故灭”你知
本空,我本是没有的,因为有这些就有了我,有我就不空,去掉我就空。“
解生灭”
解大
,
解生灭,明了一切本来是虚妄的,这样就会“即无嫌恨。恨风不起,罪火不燃。火不炽燃,心得清凉,无诸
恼。以无
恼故,名为净心。”
“薄贱老病死”:薄贱,瞧不起人。就是瞧不起那些老的、病的、死的。自己最后也得到了这地步。
“誉谈即喜”“誉谈”别人一谈论他好的时候,那就兴,就喜。誉谈的时候,一称赞他的时候“即喜”脸上的笑模样
上就现前了,心里特别
乐。
“毁辱即嗔”遇到毁的时候,有人说他不好,说:“你呀,没啥修行,你这个事没好…”他就会
吗呢?他嗔恨心就起来了“你这还说我,你等着,我要找你
病、找你麻烦。”起嗔恨心,恨这个,恨那个。
“逢苦怀戚”“逢苦”碰到苦的时候就伤心。“怀戚”伤心的意思。
“此之八法,能令痴凡动摇不安。”哪个都能让你心动,你修的那定力在它面前一下就打败仗了。
“称赞情”遇到“称赞”别人称赞他了,就“情
”
喜得不得了,那简直是不得了了。
“毁誉同响声”:那个称赞和毁,本来就像声音一样,本没有啥实际意义,没有内容。但是我们一听到有人称赞一句,那简直就
兴好几天,你说这到底是为了啥?不知
。
“愚人贪,憎恶腹内屎”:憎,就是嗔恨的意思,一般愚痴的人都贪
,但是憎恶腹内屎。它们本来是一个东西所变化的,但却在这里产生了分别。
“讥刺抱恨”如果有人讥刺他,他就老抱有嗔恨心,对其恨之骨。
“取相心下”:老是在相上分别什么好,什么坏,有分别心。
“嗔喜更互起”:一天一会儿生气,一会儿兴,老是不断地变化,此起彼没。这个起来,那个灭掉;这个灭掉,那个又起来…一天老是起心动念,从来没有享过这个清净福。那个心里像火烧似的,成天难受。我们为什么
家?首先就要脱离这个,这实在没有意思。
“痴惑着音声”:愚痴,非常愚痴;迷惑,不知什么是真的,把假的当真的。贪著什么呢?贪著音声,虚妄的追求。
这就是八风,这几都是我们容易犯的,也是最容易令人心动的地方。由于我们无始劫来养成的贪著的习
,所以我们大
分都在八风上时时的失败,很难在这八风上站得住脚。我们应该记住这个八风,时时警惕自己。
“死生粪与
【诫】偈曰:
有时候自己儿活也是那样“大家都没看着我呢。”后来有几个沙弥看到了“这也不行,最好大戒师能看到我;大戒师看见也不行,最好执事人能看到我;执事人看着也不行,最好师父能看着我;最后师父看到了,应该所有人都知
我,连居士都应该知
我,我能
。”有时候
事情老求名求利,这不好。
要死要活的,忧愁。
什么是解脱呢?“然十界者,缘和故生”你不要给它创造缘,就会解脱。遇到称赞你的时候,你上就动个念:“这是批评我,我应该警惕。”或是谁遇到称赞,
上就离开,别在那听。不要非得人家讲你两句好话,才心满意足地离开。不讲你好话,你就在这
等着,等到人说:“你这人不错。”行了,心满意足,回去能睡个好觉,要不连一个好觉都睡不成。那确实是个麻烦。
毁誉同响声 嗔喜更互起 取相心下 不识平等理
你应该知因愚痴而妄起二业,造
的业,最后到恶
里去循环。如果在这里不断地被十缠所缠住,就永远的被这个樊笼给困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