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我们也在不断地去自私心。吃饭,只吃一顿饭了,吃也不敢多吃,有时候还不吃水果,这个贪心我们也去了。嗔恨心呢,别人说我,我也不发火了。愚痴心呢,虽然还有一点,但我能按照戒律去做,听师父话,这些我都做了。但是为什么没证道?
弟子:他前面所做的这些还没有回小向大,没发大菩提心,没有做到利他。
这是一个原因。我们大家修道,这时候就难过关了,为什么难过关?说:“我修了这么长时间,为什么还没有会道呢?”有的修了四五年了,有的修十来年、或二十年了,甚至几十年,为什么还没有会道呢?
弟子:主要是还没有慈悲心,这个心总是在向外攀缘。
弟子:心做得不够。
答得很好。
这些方法我们都做了,但是心力未到。不是你的方法错了,方法没错,正是这么走法,很正确的。为什么不能会道呢?心力未到啊!虽然我们做了,但是你的心力没达到那个顶点,不是我们的方法错了。我们都知道这些迷就是贪嗔痴,也知道要守志、发菩提愿;我们不断地进行修行,按照戒律去做,各方面都做了一点,比如不摸金钱等等的事情,又行了很多的苦行,烦恼起来不断地对治它,而且不断地读经,去掉痴迷。这些都做了,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没得道?就是因为心力未到,不是方法错了,明白吗?这就是关键的地方。
这里有一个典故,有一个修行人曾经问文殊菩萨,因为文殊菩萨有大智慧。他说:“我知道‘生是不生之理,死是不死之义’,这个道理我很清楚,但是为什么我没有了脱生死?”文殊菩萨告诉他:“心力未到。”这句话太好了!
我们修行有时候为什么有退心?就是因为不懂这句话——心力未到。以为自己走错路了,你不知道,你走的路正对。你还没走到那个地方,你要求怎么就那么大呢?还没走到那个地步,不是走错了。他走着走着,就觉得: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,我这能行吗?”产生疑惑了。“我这方法也对啊,我都知道这个理呀。”有的人是知道“生本来是没有生,死是没有什么死的,这是一种幻境。我也清楚这个问题,但是为什么不得道?”因为心力还没到呢!
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这句话。我们在修行中如果产生了枯燥心,或者我们觉得自己起了烦恼的时候,用它一对治,我们的烦恼就下去了。“哦!那是我心力未到,不是走错路了,是我用功夫还没有到位。有很多的方法,虽然我去做了,有可能只是在表面做;或是我做了,也花大力气了,但是不长久。”等等的事情。
有些时候你想发长久心也不好使,它里面有因缘,因为你这个定力还没有达到那么大,所以得慢慢来,别着急、别上火,别产生退道心。所以这句话是无价之宝,我们今天学习能知道这句话,就应该千恩万谢了。有了这句话,我们就不会再半途而废了,就知道修行必须得经过这一关,什么事情都得等待因缘,一点点去成就它。也有的人快,快也是人家前生心力到了。我们为什么慢,还没到?因为心力没到,不是方法错了。所以大家在这里一定要生起信心,这是很重要的。
有个师父不是做梦吗?做梦告诉他“你好好修,将来可以得证初果阿罗汉的,你要好好跟你师父修。”就是鼓励他,梦里就鼓励他了,告诉他:你修的方法没有错,只是心力没到,你还继续努力,就完事了,你不要想别的。至于我们证不证道,师父是不是凡夫,你别管他,师父就算是个凡夫,只要我们心力到了,一样能证道。他的梦就说明什么问题呢?你修的方法没有错,只要往前走就可以了。
讲这一段没有别的意思,是鼓励大家要有信心,我们大家平时也要不断地鼓励自己,这才行。佛讲的这句话,大家一定要记住,而且时时鼓励自己,这句话是无价之宝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