及至皇帝定天下,略地于边,闻匈
聚于代谷之外而
击之。御史成
谏曰:“不可。夫匈
之
,兽聚而鸟散,从之如搏影。今以陛下盛德攻匈
,臣窃危之。”
帝不听,遂北至于代谷,果有平城之围。
皇帝盖悔之甚,乃使刘敬往结和亲之约,然后天下忘
戈之事。故兵法曰“兴师十万,日费千金”夫秦常积众暴兵数十万人,虽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之功,亦適足以结怨
雠,不足以偿天下之费。夫上虚府库,下敝百姓,甘心于外国,非完事也。夫匈
难得而制,非一世也。行盗
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,忠臣不敢避重诛以直谏,是故事无遗策而功万世。今臣不敢隐忠避死以效愚计,原陛下幸赦而少察之。
元狩二年,弘病,竟以丞相终。【集解】:汉书曰:“年八十。”【索隐】:汉书云凡为御史、丞相六岁,年八十终。度嗣为平津侯。度为山
太守十馀岁,坐法失侯。【索隐】:汉书云坐不遣钜野令史成诣公车,论为城旦。元始中诏复弘后为关内侯也。
。知此三者,则知所以自治;知所以自治,然后知所以治人。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,此百世不易之也。今陛下躬行大孝,鉴三王,建周
,兼文武,厉贤予禄,【集解】:徐广曰:“厉,一作‘广’也。”量能授官。今臣弘罢驽之质,无汗
之劳,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,封为列侯,致位三公。臣弘行能不足以称,素有负薪之病,恐先狗
填沟壑,终无以报德
责。原归侯印,乞骸骨,避贤者路。”天
报曰:“古者赏有功,褎有德,守成尚文,遭遇右武,【索隐】:小颜云:“右亦上也。言遭遇
时则上武也。”未有易此者也。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,惧不能宁,惟所与共为治者,君宜知之。盖君
善善恶恶,君若谨行,常在朕躬。君不幸罹霜
之病,何恙不已,【集解】:汉书音义曰:“何恙,喻小疾不以时愈。”【索隐】:恙,忧也。言罹霜
寒凉之疾,轻,何忧于病不止。礼曰“疾止复初”也。乃上书归侯,乞骸骨,是章朕之不德也。今事少间,君其省思虑,一
神,辅以医药。”因赐告
酒杂帛。居数月,病有瘳,视事。
主父偃者,齐临菑人也。学长短纵横之术,晚乃学易、秋、百家言。游齐诸生间,莫能厚遇也。齐诸儒生相与排摈,不容于齐。家贫,假贷无所得,乃北游燕、赵、中山,皆莫能厚遇,为客甚困。孝武元光元年中,以为诸侯莫足游者,乃西
关见卫将军。卫将军数言上,上不召。资用乏,留久,诸公宾客多厌之,乃上书阙下。朝奏,暮召
见。所言九事,其八事为律令,一事谏伐匈
。其辞曰:
司法曰:“国虽大,好战必亡;天下虽平,忘战必危。”天下既平,天
大凯,【集解】:应劭曰:“大凯,周礼还师振旅之乐。”
蒐秋狝,诸侯
振旅,秋治兵,所以不忘战也。【集解】:宋均曰:“
秋少
少
,气弱未全,须人功而后用,士庶法之,教而后成,宗仁本义。天
诸侯必
秋讲武,简阅车徒,以顺时气,不忘战也。”【索隐】:
:宋均云“宗本仁义,助少
少
之气,因而教以简阅车徒”且夫怒者逆德也,兵者凶
也,争者末节也。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
血,故圣王重行之。夫务战胜穷武事者,未有不悔者也。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,蚕
天下,并吞战国,海内为一,功齐三代。务胜不休,
攻匈
,李斯谏曰:“不可。夫匈
无城郭之居,委积之守,迁徙鸟举,难得而制也。轻兵
,粮
必绝;踵粮以行,重不及事。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,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。胜必杀之,非民父母也。靡弊【索隐】:靡音糜。弊犹凋敝也。中国,快心匈
,非长策也。”秦皇帝不听,遂使蒙恬将兵攻胡,辟地千里,以河为境。地固泽卤,【集解】:徐广曰:“泽,一作‘斥’。”瓚曰:“其地多
泽,又有卤。”不生五穀。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。暴兵
师十有馀年,死者不可胜数,终不能逾河而北。是岂人众不足,兵革不备哉?其势不可也。又使天下蜚刍輓粟,集解文颖曰:“转刍穀就战是也。”起于黄、腄、【集解】:徐广曰:“腄在东莱,音縋。”【索隐】:县名,在东莱,音逐瑞反,注音縋。琅邪负海之郡,转输北河,率三十锺而致一石。男
疾耕不足于粮饟,女
纺绩不足于帷幕。百姓靡敝,孤寡老弱不能相养,
路死者相望,盖天下始畔秦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