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壬”是也。“孔子沐浴而朝,告于哀公曰:陈恒弑其君,请讨之”者,孔子在鲁,闻齐弑其君,故斋戒沐浴而朝,告于鲁君哀公曰:“齐大夫陈恒弑其君,请往讨伐之。”“公曰:告夫三子”者,哀公使孔子告夫季孙、孟孙、叔孙三卿也。“孔子曰:以吾从大夫之后,不敢不告也”者,尝为大夫而去,故云“从大夫之后”闻夫不义,礼当告君,故云“不敢不告”君曰:‘告夫三子’者”者,言我礼当告君,不当告三子。君使我往,故复往也。“之三子告,不可”者,之,往也。往三子所告之,三子不肯讨齐也。“孔子曰:以吾从大夫之后,不敢不告也”者,孔子以君命往告三子,三子不可其请,故孔子复以此辞语之而止。案《左传》录此事与此小异,此云“沐浴而朝”彼云“齐而请”此云“公曰告夫三子”彼云“公曰予告季孙”礼,斋必沐浴,三子季孙为长,各记其一,故不同耳。此又云“之三子告”彼无文者,《传》是史官所录,记其与君言耳,退后别告三子,唯弟子知之,吏官不见其告,故《传》无文也。
子路问事君。子曰:“勿欺也,而犯之。”孔曰:“事君之道,义不可欺,当能犯颜谏争。”
[疏]“子路问事君。子曰:勿欺也,而犯之”
○正义曰:此章言事君之道,义不可欺,而当能犯颜谏争之。
子曰:“君子上达,小人下达。”本为上,末为下。
[疏]“子曰:君子上达,小人下达”
○正义曰:此章言君子小人所晓达不同也。本为上,谓德义也。末为下,谓财利也。言君子达于德义,小人达于财利。
子曰:“古之学者为已,今之学者为人。”孔曰:“为已,履而行之。为人,徒能言之。”
[疏]“子曰:古之学者为已,今之学者为人”
○正义曰:此章言古今学者不同也。古人之学,则履而行之,是为己也。今人之学,空能为人言说之,己不能行,是为人也。范晔云:“为人者冯誉以显物,为己者因心以会道也。”
蘧伯玉使人于孔子。孔子与之坐而问焉,孔曰:“伯玉,卫大夫蘧瑗。”曰:“夫子何为?”对曰:“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。”言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无过。使者出。子曰:“使乎!使乎!”陈曰:“再言‘使乎’者,善之也。言使得其人。”
[疏]“蘧伯”至“使乎”
○正义曰:此章论卫大夫蘧瑗之德。“蘧伯玉使人于孔子。孔子与之坐而问焉,曰:夫子何为”者,夫子指蘧伯玉也。蘧伯玉有君子之名,故孔子问其使人曰:“夫子何所云为,而得此君子之名誉乎?”“对曰: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”者,言夫子常自修省,欲寡少其过,而未能无过也。“使者出。子曰:使乎!使乎”者,孔子善其使得其人,故言“使乎”所以善之者,颜回尚未能无过,况伯玉乎?而使者云“未能”是伯玉之心不见欺也。
子曰:“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”曾子曰:“君子思不出其位。”孔曰:“不越其职。”
[疏]“子曰: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曾子曰:君子思不出其位”
○正义曰:此章戒人之僭滥侵官也。言若已不在此位,则不得谋议此位之政事也。曾子遂曰:“君子思谋,当不出已位。”言思虑所及,不越其职。
子曰: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。”
[疏]“子曰: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”
○正义曰:此章勉人使言行相副也。君子言行相顾,若言过其行,谓有言而行不副,君子所耻也。
子曰:“君子道者三,我无能焉;仁者不忧,知者不惑,勇者不惧。”子贡曰:“夫子自道也。”
[疏]“子曰”至“道也”
○正义曰:此章论君子之道。“子曰:君子道者三,我无能焉”者,言君子之道有三,我皆不能也。“仁者不忧,知者不惑,勇者不惧”者,此其三也。仁者乐天知命,内省不疚,故不忧也。知者明于事,故不惑。勇者折冲御侮,故不惧。夫子言我皆不能此三者。“
子贡曰:夫子自道也”者,子贡言夫子实有仁、知及勇,而谦称我无,故曰夫子自道说也。所谓谦尊而光。子贡方人。孔曰:“比方人也。”子曰:“赐也贤乎哉?夫我则不暇。”孔曰:“不暇比方人也。”
[疏]“子贡”至“不暇”
○正义曰:此章抑子贡也。“子贡方人”者,谓比方人也。子贡多言,尝举其人伦以相比方。“子曰:赐也贤乎哉?夫我则不暇”者,夫知人则哲,尧、舜犹病,而子贡辅比方人,怒其轻易,故曰“赐也贤乎哉”所以抑之也。夫我则不暇比方人也。
子曰: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其不能也。”王曰:“徒患已之无能。”
[疏]“子曰: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其不能也”
○正义曰:此章勉人修德也。言不患人不知己,但患己之无能。
子曰:“不逆诈,不亿不信,抑亦先觉者,是贤乎!”孔曰:“先觉人情者,是宁能为贤乎?或时反怨人。”
[疏]“子曰:不逆诈,不亿不信,抑亦先觉者,是贤乎!”
○正义曰:此章戒人不可逆料人之诈,不可亿度人之不信也。抑,语辞也。言先觉人者,是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所以非贤者,以诈伪不信之人为之亿度囗囗囗囗囗人,故先觉者非为贤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