贡问曰:“孔文
何以谓之文也?”
曰:“
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
贡曰:“我不
人之加诸我也,吾亦
无加诸人。”
曰:“赐也,非尔所及也。”
贡言我所不
人加于我之事,我亦不
以此加之于人。此仁者之事,不待勉
,故夫
以为非
贡所及。程
曰:“我不
人之加诸我,吾亦
无加诸人,仁也;施诸己而不愿,亦勿施于人,恕也。恕则
贡或能勉之,仁则非所及矣。”愚谓无者自然而然,勿者禁止之谓,此所以为仁恕之别。
谓
贡曰:“女与回也孰愈?”女,音汝,下同。愈,胜也。对曰:“赐也何敢望回。回也闻一以知十,赐也闻一以知二。”一,数之始。十,数之终。二者,一之对也。颜
明睿所照,即始而见终;
贡推测而知,因此而识彼。“无所不悦,告往知来”是其验矣。
曰:“弗如也!吾与女弗如也。”与,许也。胡氏曰:“
贡方人,夫
既语以不暇,又问其与回孰愈,以观其自知之如何。闻一知十,上知之资,生知之亚也。闻一知二,中人以上之资,学而知之之才也。
贡平日以己方回,见其不可企及,故喻之如此。夫
以其自知之明,而又不难于自屈,故既然之,又重许之。此其所以终闻
与天
,不特闻一知二而已也。”
宰予昼寝。曰:“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杇也,于予与何诛。”朽,许久反。杇,音污。与,平声,下同。昼寝,谓当昼而寐。朽,腐也。雕,刻画也。杇,镘也。言其志气昏惰,教无所施也。与,语辞。诛,责也。言不足责,乃所以
责之。
曰:“始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信其行;今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观其行。于予与改是。”行,去声。宰予能言而行不逮,故孔
自言于予之事而改此失,亦以重警之也。胡氏曰:“‘
曰’疑衍文,不然,则非一日之言也。”范氏曰:“君
之于学,惟日孜孜,毙而后已,惟恐其不及也。宰予昼寝,自弃孰甚焉,故夫
责之。”胡氏曰:“宰予不能以志帅气,居然而倦。是宴安之气胜,儆戒之志惰也。古之圣贤未尝不以懈惰荒宁为惧,勤励不息自
,此孔
所以
责宰予也。听言观行,圣人不待是而后能,亦非缘此而尽疑学者。特因此立教,以警群弟
,使谨于言而
于行耳。”
,兵也。古者以田赋兵,故谓兵为赋,
秋传所谓“悉索敝赋”是也。言
路之才,可见者如此,仁则不能知也。“求也何如?”
曰:“求也,千室之邑,百乘之家,可使为之宰也,不知其仁也。”千室,大邑。百乘,卿大夫之家。宰,邑长家臣之通号。“赤也何如?”
曰:“赤也,束带立于朝,可使与宾客言也,不知其仁也。”朝,音
。赤,孔
弟
,姓公西,字
华。
贡曰:“夫
之文章,可得而闻也;夫
之言
与天
,不可得而闻也。”文章,德之见乎外者,威仪文辞皆是也。
者,人所受之天理;天
者,天理自然之本
,其实一理也。言夫
之文章,日见乎外,固学者所共闻;至于
与天
,则夫
罕言之,而学者有不得闻者。盖圣门教不躐等,
贡至是始得闻之,而叹其
也。程
曰:“此
贡闻夫
之至论而叹
之言也。”
曰:“吾未见刚者。”或对曰:“申枨。”
曰:“枨也
,焉得刚?”焉,于虔反。刚,
不屈之意,最人所难能者,故夫
叹其未见。申枨,弟
姓名。
,多嗜
也。多嗜
,则不得为刚矣。程
曰:“人有
则无刚,刚则不屈于
。”谢氏曰:“刚与
正相反。能胜
之谓刚,故常伸于万
之上;为
揜之谓
,故常屈于万
之下。自古有志者少,无志者多,宜夫
之未见也。枨之
不可知,其为人得非悻悻自好者乎?故或者疑以为刚,然不知此其所以为
尔。”
路有闻,未之能行,唯恐有闻。前所闻者既未及行,故恐复有所闻而行之不给也。范氏曰:“
路闻善,勇于必行,门人自以为弗及也,故着之。若
路,可谓能用其勇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