曰:“君
不重则不威,学则不固。重,厚重。威,威严。固,
固也。轻乎外者,必不能
乎内,故不厚重则无威严,而所学亦不
固也。主忠信。人不忠信,则事皆无实,为恶则易,为善则难,故学者必以是为主焉。程
曰:“人
惟在忠信,不诚则无
,且
无时,莫知其乡者,人心也。若无忠信,岂复有
乎?”无友不如己者。无、毋通,禁止辞也。友所以辅仁,不如己,则无益而有损。过则勿惮改。”勿,亦禁止之辞。惮,畏难也。自治不勇,则恶日长,故有过则当速改,不可畏难而苟安也。程
曰:“学问之
无他也,知其不善,则速改以从善而已。”程
曰:“君
自修之
当如是也。”游氏曰:“君
之
,以威重为质,而学以成之。学之
,必以忠信为主,而以胜己者辅之。然或吝于改过,则终无以
德,而贤者亦未必乐告以善
,故以过勿惮改终焉。”
曾曰: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”慎终者,丧尽其礼。追远者,祭尽其诚。民德归厚,谓下民化之,其德亦归于厚。盖终者,人之所易忽也,而能谨之;远者,人之所易忘也,而能追之:厚之
也。故以此自为,则己之德厚,下民化之,则其德亦归于厚也。
禽问于
贡曰:“夫
至于是
也,必闻其政,求之与?抑与之与?”之与之与,平声,下同。
禽,姓陈,名亢。
贡,姓端木,名赐。皆孔
弟
。或曰:“亢,
贡弟
。”未知孰是。抑,反语辞。
贡曰:“夫
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以得之。夫
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?”温,和厚也。良,易直也。恭,庄敬也。俭,节制也。让,谦逊也。五者,夫
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。其诸,语辞也。人,他人也。言夫
未尝求之,但其德容如是,故时君敬信,自以其政就而问之耳,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后得也。圣人过化存神之妙,未易窥测,然即此而观,则其德盛礼恭而不愿乎外,亦可见矣。学者所当潜心而勉学也。谢氏曰:“学者观于圣人威仪之间,亦可以
德矣。若
贡亦可谓善观圣人矣,亦可谓善言德行矣。今去圣
曰:“弟
则孝,
则弟,谨而信,泛
众,而亲仁。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弟
之弟,上声。则弟之弟,去声。谨者,行之有常也。信者,言之有实也。泛,广也。众,谓众人。亲,近也。仁,谓仁者。余力,犹言暇日。以,用也。文,谓诗书六艺之文。程
曰:“为弟
之职,力有余则学文,不修其职而先文,非为己之学也。”尹氏曰:“德行,本也。文艺,末也。穷其本末,知所先后,可以
德矣。”洪氏曰:“未有余力而学文,则文灭其质;有余力而不学文,则质胜而野。”愚谓力行而不学文,则无以考圣贤之成法,识事理之当然,而所行或
于私意,非但失之于野而已。
①“氏云八百家
车一乘”十字,据清仿宋大字本补。
,下慢而疑,事不立矣。敬事而信,以先之也。易曰:‘节以制度,不伤财,不害民。’盖侈用则伤财,伤财必至于害民,故
民必先于节用。然使之不以其时,则力本者不获自尽,虽有
人之心,而人不被其泽矣。然此特论其所存而已,未及为政也。苟无是心,则虽有政,不行焉。”胡氏曰:“凡此数者,又皆以敬为主。”愚谓五者反复相因,各有次第,读者宜细推之。
夏曰:“贤贤易
,事父母能竭其力,事君能致其
,与朋友
言而有信。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。”
夏,孔
弟
,姓卜,名商。贤人之贤,而易其好
之心,好善有诚也。致,犹委也。委致其
,谓不有其
也。四者皆人
之大者,而行之必尽其诚,学求如是而已。故
夏言有能如是之人,苟非生质之
,必其务学之至。虽或以为未尝为学,我必谓之已学也。游氏曰:“三代之学,皆所以明人
也。能是四者,则于人
厚矣。学之为
,何以加此。
夏以文学名,而其言如此,则古人之所谓学者可知矣。故学而一篇,大抵皆在于务本。”吴氏曰:“
夏之言,其意善矣。然辞气之间,抑扬太过,其
之弊,将或至于废学。必若上章夫
之言,然后为无弊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