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疏]“孔盖善之也”者。盖,犹是也。言于此三事,孔
皆善之。其三事者,初则要径服事,次则谓君为古者,后则退而致事是也。
曷为赂齐?(据上无战伐,无所谢。)
[疏]注“夏曰”至“曰弁”○解云:即《郊特牲》云“周弁、殷础⑾氖铡笔且病!鹱ⅰ凹屿荚幻帷薄鸾庠疲汉问弦弁冕之形制一耳,但加旒为异矣。注“主所以
宗庙”○解云:以其文冠故也。
[疏]注“礼已”至“乎带”○解云:间传文。
已练可以弁冕。(此说诗衰正失,非谓礼当然。弁,礼所谓弁、爵弁也。
弁,武冠。爵弁,文冠。夏曰收,殷曰矗周曰弁。加旒曰冕,主所以
宗庙。○矗况甫反。)
君放之,非也。(曰无去是,非也。)大夫待放,正也。(听君不去卫正也。)
[疏]“君放之,非也。大夫待放,正也”○解云:此二句皆是今事,非古法。
[疏]注“据曹取之不书”○解云:即僖三十一年“取济西田”传云“恶乎取之?取之曹也。曷为不言取之曹?讳取同姓之田也。此未有伐曹者,则其言取之曹何?晋侯执曹伯,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。晋侯执曹伯,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,则何讳乎取同姓之田?久也”何氏云“鲁本为霸者所还,当时不取,久后有悔,更缘前语取之,不应复得,故当坐取邑”其济西田本鲁而曹取之,不书之矣。
摘,吐狄反。刳,狐反。属,音蜀。丛棘,才工反。)
古者臣有大丧,则君三年不呼其门。(重夺孝之恩也。礼,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,齐衰、大功之丧三月不从政,故孔
曰“夏后氏三年之丧,既殡而致事;殷人既葬而致事;周人卒哭而致事。君
不夺人之亲,亦不可夺亲也”)
[疏]注“赤,齐外孙”○解云:文公四年经书“娶于齐”而生也。○注
六月,齐人取济西田。外取邑不书,此何以书?(据曹取之不书。○济,礼反。)
所以赂齐也。(鲁所以赂遗齐,故称人,共国辞。○遗,唯季反。)
服金革之事,(谓以兵事使之。)君使之,非也。(非古也。)臣行之,礼也。(臣顺为命,亦礼也。此与君放之非,臣待君放正同,故引同类相发明。)闵
(闵
骞,以孝闻。)
[疏]注“礼父”至“不从政”○解云:《礼记·王制》文也。此政,谓税矣。○注“故孔”至“卒哭而致事”○解云:《曾
问》文。郑云“致事者,还其职位于君”是也。○注“君
”至“亲也”○解云:亦《曾
问》文。彼云“君
不夺人之亲,亦不可夺亲也,此之谓乎”郑云“二者恕也,孝也”者是。
[疏]“近正也”○解云:用古放臣而言近正者,正以古者放臣任其所去,今此晋又之于卫,故言近耳。○注“古者刑不上大夫”○解云:《曲礼》上篇文。郑注云“不与贤者犯法,其犯法则在八议,轻重不在刑书”是也。○注“盖以为”至“不至”○解云:皆《家语》文。是时孔
之晋,闻赵简
杀舜华之属,故为此言而遂还耳。○注“易曰”至“是也”○解云:此《坎卦》上六爻辞也。郑氏云“系,拘也。爻辰在巳,巳为蛇,蛇之蟠屈以徽墨也。三五互
,艮又与震同
,艮为门阙,于木为多节。震之所为,有丛拘之类。门阙之内有丛木多节之木,是天
外朝左右九棘之象也。外朝者,所以询事之
也。左嘉石平罢民焉,右肺石达穷民焉。罢民,邪恶之民也。上六乘
,有邪恶之罪,故缚约徽墨,置于丛棘,而后公卿以下议之。其害人者,置之圜土而施职事焉,以明刑耻之。能复者,上罪三年而赦,中罪二年而赦,下罪一年而赦。不得者,不自思以得正
,终不自改而
圜土者杀,故凶”是也。○注“自嫌”至“不敢去”○解云:庄二十四年曹羁之下,传云“三谏不从,遂去之,故君
以为得君臣之义也”何氏云“孔
曰‘所谓大臣者,以
事君,不可则止’”此之谓也。谏必三者,取月生三日成魄,臣
就也。以此言之,则知待放之臣三年乃去者,亦取月生三日成魄,臣
就之义故也。
[疏]注“闵骞以孝闻”○解云:
《论语》也。
公遂如齐。
[疏]注“鲁所”至“国辞”○解云:谓一“人”字,齐、鲁共有,何者?鲁人篡弑,以地赂人;齐人失所取篡者之赂,皆合称人故也。
既而曰:“若此乎,古之不即人心?”(既,事毕。言古者,不敢斥君。即,近也。)退而致仕。(退,退
也。致仕,还禄位于君。)孔
盖善之也。(善其服事,外得事君之义;致仕,内不失亲亲之恩。言古者,又孙顺不讪其君也。不言君
者,时贤者多以为非,唯孔
以为是。○孙,音逊。)
为弑赤之赂也。(
赤,齐外孙,宣公篡,弑之。恐为齐所诛,为是赂之,故讳使若齐自取之者,亦因恶齐取篡者赂,当坐取邑。未之齐坐者,由律行言许受赂也。月者,恶内甚于邾娄
益。)
要径服事。(礼,已练,男除乎首,妇人除乎带。○要,一遥反。)
[疏]注“据上”至“所谢”解云:正决哀七年“秋,公伐邾娄。八月,巳酉,邾娄,以邾娄
益来”八年“夏,齐人取ん及亻单”传云“外取邑不书,此何以书?所以赂齐也。曷为赂齐?为以邾娄
益来也”然则此文之上,不见战伐之文,应无所谢,曷为以也赂齐乎?故难之。
公会齐侯于平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