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《释丘》云“穷渎,汜”者也。云:“与水注川同名”者,即《释水》云“水注川曰”是也。
石戴土谓之崔嵬。(石山上有土者。○崔,徂回切。嵬,五回切。)土戴石为羟摇#ㄍ辽缴嫌惺者。○羟遥七余切。)
[疏]“石戴”至“为羟摇薄鹗驮唬骸妒·周南·卷耳》云:“陟彼崔嵬。”又云:“陟彼羟乙印!泵传云:“崔嵬,土山之戴石者。”“石山戴土曰羟摇!庇氪苏反者,或传写误也。
山夹水,涧。陵夹水,氵虞。(别山陵间有水者之名。○氵虞,音虞。)
[疏]“山夹”至“水氵虞”○释曰:谓山间有水者名涧。《诗》云“考盘在涧”是也。其陵间有水者名氵虞。
山有穴为岫。(谓岩穴。)
[疏]“山有穴为岫”○释曰:谓山有岩穴者为岫也。
山西曰夕阳,(暮乃见日。)
[疏]“山西曰夕阳”注“暮乃见日”○释曰:日即阳也,夕始得阳,故名夕阳。《诗·大雅·公刘》云:“度其夕阳,豳居允荒。”是也。
山东曰朝阳。(旦即见日。)
[疏]“山东曰朝阳”注“旦即见日”○释曰:谓山顶之东皆早朝见日。但是山东之冈脊总曰朝阳。《诗·大雅·卷阿》曰:“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”是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