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在以前国家中世,汤有威力又有业绩。他确实是上天之,天降卿士作为辅弼。他也就是贤相伊尹,实为商王左膀右臂。
(44)降:天降。
(35)曷(è):通“遏”
鉴赏
(37)遂:草木生长之称。达:苗生土之称。
(42)震:威力。业:功业。
先祖听从上帝意旨,到成汤时最合天心。成汤降生适逢其时,明哲圣德日益增。久久不息祷告神明,敬奉上帝一片至诚,上帝命他九州执政。
(34)有虔:威武貌。秉钺:执持长柄大斧。钺是青铜制大斧,国王近卫军的兵,国王亲征秉铖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汤自把铖以伐昆吾,遂伐桀。”即此诗所写。
(45)实维:是为。阿衡:即伊尹,辅佐成汤征服天下建立商王朝的大臣。他原来是一个隶,成汤发现他的才
,破格重用。
接受宝玉小球大球。作为诸侯方国表率。承受上天所降福佑,既不争竞也不急求,既不太刚也不太柔。施政温和而且宽厚,千百福禄归王所有。
武王兴师扬旗亲征,威风凛凛手持斧钺。军如同熊熊火焰,没有敌人敢于阻截。一棵树
生三树杈,不能再长其他枝叶。天下九州归于一统,首先讨伐韦国顾国,再去灭掉昆吾夏桀。
第一章追述商国立国历史悠久,商契受天命生立国,所以商国一直蒙承天赐的吉祥。第二章歌颂商契建国施政使国家发展兴盛,以及先祖相土开拓疆土的武功。下章即转
歌颂成汤。第三章歌颂成汤继承和发展先祖功业,明德敬天,因而受天命而为九州之主。第四章歌颂成汤奉行天意温厚施政,刚柔适中,为诸侯表率,因得天赐百禄。第五章歌颂成汤的
大武力可以保障天下的安宁,为诸侯所依靠,因得天赐百禄。第六章歌颂成汤讨伐夏桀及其从国而平定天下。第七章歌颂成汤是上天之
,上帝降赐伊尹辅佐他
(38)九有:九州。
(43)允:信然。
(46)左右:在王左右辅佐。
(39)韦:国名,在今河南县东,夏桀的与国。顾:国名,在今山东鄄城东北,夏桀的与国。
英明睿智大商始祖,永久兴发福泽祯祥。上古时候洪茫茫,大禹平治天下四方。远方之国均为疆土,幅员广阔而又绵长。有娀氏女青
年少,上帝让她生
立商。
接受大小拱璧珍宝,作为诸侯方国依靠。承受上天所赐恩,显示他的勇武英豪。既不震恐也不动摇,既不惧怯也不惊扰,千百福禄都会来到。
(40)昆吾:国名,夏桀的与国,与韦、顾、昆吾共为夏王朝东屏障。据史实,成汤先将韦、顾、昆吾分割包围,先歼灭左边的韦,再歼灭右边的顾。然后两面夹击昆吾,最后伐孤立之桀,决战于鸣条(今河南封丘县东)之野,消灭了夏桀的主力。
(32)总:聚。
全诗七章,每章句数不等,其结构形式与《诗经》大多数篇章整齐的四言等句分章不同。有韵,又与《周颂》各篇大多无韵不同。其内容以歌颂成汤为主并追述先王功业,并兼及功臣,也与其他祭颂之诗不同。
(36)苞有三蘖(niè):苞,本,指树于;蘖,旁生的枝桠芽。朱熹《诗集传》:“言一本生三蘖也,本则夏桀,蘖则韦也,顾也,昆吾也,皆桀之党也。”
(33)武王:成汤之号。载:始。旆:旌旗,此作动词。
(41)中叶:中世。商朝立国从契始,到十世成汤建立王朝,从开国历史年代说正值中世。
这是殷商后王祭祀成汤及其列祖,并以伊尹从祀的乐歌。
译文
玄王商契威武刚毅,接受小国认真治理,成为大国政令通利。遵循礼法没有失误,巡视民情置适宜。先祖相土武功烈烈,四海之外顺服齐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