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瑞,而且很细心的告诉冯大瑞说:“芹二爷带了他的跟班桐生,两人骑的都是枣骝马,算起来,现在应该过蓟州了。他当然不会出关,不过是往石门、遵化这一路去呢,还是往玉田、丰润这一路走,就不知道了。我看,你最好在蓟州守着,也许他已经回头了,那就用不着到蓟州,就能遇见了。”
冯大瑞听他的话,经三河到蓟州,心想曹雪芹是公子哥儿,住店当然是最大最好的。蓟州第一家大客店,是东关的招远栈,到那里一问,巧得很,曹雪芹主仆就在招远,来了已经三天了。原来蓟州古迹很多。“长恨歌中”“渔阳鼙鼓动地来”的渔阳,就是此处;宋徽宗蒙尘,在燕山作词的燕山,也是此处。曹雪芹本就无事,一路寻幽探胜,徜徉自在,来到蓟州这种地方,当然不会轻易放过。
“一大早就逛桃花山去了。”店家回答冯大瑞:“桃花山六十里,一来一往一百多,大概非上等时候不能回来。”
冯大瑞以前保镖,这条路也走过好几趟,途经很熟;心想桃花山有座行宫,内务府出身的人,跟行宫的官员打得上交道,或许这天就借宿在行宫,也未可知。然则是迎了上去呢?还是在招远等?考虑下来,觉得还是在招远等候,比较妥当。于是问说:“那位曹少爷住哪儿?”
“第三进西跨院,进门北屋第一间。”
“我也住第三进西跨院,有空的没有?”
“等我来看看,”店家一面看水牌,一面找伙计,大声喊道:“大牛,大牛,西跨院第三进南屋最后那间的客人走了没有?”
“还没有”
“怎么,不是说昨天就要走的吗?”
“谁知道他为什么不走?”大牛答说:“东跨院不还有空屋子吗?”
“对不起。”店家向冯大瑞说:“你老就住东跨院吧?”
“也好。”
冯大瑞在东跨院住了下来,看时已过午,便要了两样菜,四张烙饼、一壶酒,吃饱喝足,上炕闷头大睡。睡醒已经天黑,估计曹雪芹已经回来了,走到西跨院进门一望,北屋第一间漆黑一片,声息具无;心想大概住在桃花山行宫了。只好等吧!冯大瑞转身正要退出,巧好遇见大牛提着一舀子开水进门,他哈哈要招呼“冯爷不是住东跨院吗?”
“是的。”冯大瑞答说:“我来看看曹少爷回来了没有?”
“回来了。”冯大瑞急急问道:“在哪儿啊?”
“曹少爷嫌我们店里的大司务,手艺不高,下馆子去了。”
“喔,好,我回头再来。”
“是,你先请回去歇着,等曹少爷回来了,我来通知你老。”
“不必,不必!回头我自己来好了。”
等他回东跨院不久,曹雪芹带着桐生也回来了。大牛进来点灯倒茶水,顺便就告诉他,有个姓冯的来找过,回头还会来。曹雪芹又惊又喜,定定神问道:“是个大高个儿,年纪三十出头?”
“不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