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和李公有约,则是我也可以利用这草稿,作我个人版和演讲之用,但是总要申明其原底稿
自《中国科学技术史》。事实上我和他在1972年开始每周星期六下午在剑河旁边散步,至今已十三年,也很难说哪些意见是他的主意,哪些由我参
。所以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就觉得把我们这段奋斗一并写下,才容易让读者看
这问题的复杂。并且在评介之间,也可以说明我们自己达到未定稿的思想层次。也算是在贡献一个不同意见之前,对我们自己的立场有了一段
代。但是未定稿仍是未定稿。我这篇文章虽用1978年的资料作底,也加
了一些新意见,所以仍是文责自负。这样我有《中国科学技术史》的洋洋大观撑腰,却不受其作者的拘束。但是一个明
的读者,在叹赏李约瑟博士慷慨之余,也一定会了解到一个突破环境首先著书的识见度量,和兹后搜集资料,解决技术问题的工作,迥然不同。只是我既
后者的工作,现在又因时间上的需要,为这篇评介的文章,就在已经复杂的场面中添
更多的复杂了。
本主义的形成和文艺复兴及宗教革命有关,有前面所说的银行现的次序为证,那我们何不也将资本主义的形成同样分作三段,从意大利到北欧再集中
光于英国?这样一来,我在1975年写下的一段,说到现代商业组织的三个条件,可以当
我们的检查单(check list)用。只要我们把这三个地区达到这商业组织的程序
时间记下来,就应当对资本主义的形成,有一
明确的线索了。
我最近一次看到李公,还是1983年在纽约。据他的计划,这批材料将来还是要收《中国科学技术史》卷七里面去,至于如何收纳,现在还没有决定。我从第一次遇到李公,就主张只用我的草稿
底,要他自己订正重写,因为《中国科学技术史》虽然是一
学术上的著作,其写法仍有个人风格。他的英文长达四五行一句,却又念来
利,也是没有人可以效尤的。只是李约瑟收集了此书的材料卷五、卷六
分,越来越多,原来一卷是一本书,现在有的一卷四本,一卷六本,还仍在继续膨胀,连他自己也说“有几何级数的姿态”最近甚至书数倒
,节三十三
版于节三十二之前,他又说“这是
家的自然而然”
这城市在亚德里亚海的末端,构成西欧大陆和东罗
帝国间的一个枢纽。又因为它在一个“海沼”(lagoon)之中,和大陆有两英里半浅
之隔,所以受大陆的影响小。简略地说来,威尼斯的人
从14世纪以来至现代,长期的稳定,总在十万内外。虽然黑死病使这数目急剧的减少,却又能有计划地招募移民抵补,后来纵有现代生活的条件,也不像别的地方一样,会成直线式的上升Frederic C盠ane,Venice:A Maritime Republic(Balti摸re,1973),pp20-21。
提到资本主义形成的作家,虽说意见分歧,却有一共通的看法。从
克思到桑
特,从
永恩(Henri Pirenne)到布罗代尔,都承认它归
溯源始于14世纪前后的意大利。其间的原因很多,如罗
法受了早期商业的影响,不受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所束缚就是。但是事实上一个更重要的因素,则是教皇与西罗
帝国争权,意大利半岛上好多城市,在此两方顾盼不及之间获得自由。其间取得一
当先的地位者则是威尼斯。
1978年我第四次去英国的时候,在行李中带着三十多本书和一大堆草稿。这时候李约瑟卸了凯易思学院院长的职务,他的新办公室乔迁到剑桥火车站不远的波克兰兹街 (Brooklands Avenue),称东亚科学史图书馆。这图书馆现属“李氏研究所”(The 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),新地址在剑桥雪尔威斯特路8号(8 Sylvester Road)。——编者注我们综合欧洲资本主义形成的未定稿,由我起草,每周读过,经他批评后修订。事实上意大利这一
分,只用了威尼斯
代表,北欧的一
分,则用荷兰共和国(The Dutch Republic)的情形概述,但是我们觉得这样已经符合我们的目的。只有英国的这一
分才比较详细。1981年9月23日李博士在上海演讲,说到我们对这问题已有新看法,后经当地《新民晚报》提及。
威尼斯的贵族,有些能追溯族谱,算是大陆上的大地主。但是在13 世纪之后,都是岛上的商大阀,沿成例
纵城中政治。并且他们又常与平民结婚,
孙的社会地位,由父系决定,这样造成了社会地位的
动
。有时平民也能因军功提升为贵族,譬如1381年在打败
内亚之后,一次就有三十个平民因各
勋绩成为贵族,内中也包括小商人和工匠。此外威尼斯政府,又特别提
一项公款,去津贴没有经常收
的贵族Lane,pp252-253;John Julius Norwich,A Histor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