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无法理解的。所以不能放过这个好机会。”
刘邦:“那咱们这次害哪个呢?”
张良:“我隆重推荐亚父范增,他这么大年纪了,不知道自爱,跟在小年轻项羽屁股后面跑跑颠颠,必须要给他点教训。”
刘邦:“好,我批准这个方案。”
于是刘邦这边派使者出城,去找项羽,要求和谈。项羽当然不想谈,但礼尚往来,他也必须要派使者来荥阳,否则会被诸侯们说他不懂礼,没文化。
楚使来到,负责接待的是天下第一美男子陈平。就见鸡鸭鱼肉,各色美味,流水般送上桌来。使者大喜,拿起筷子正要吃,这时候陈平进来了:“咦,怎么使者换人了?亚父前几次派来的使者呢?他们这次怎么没来?”
“亚父?”楚使很诧异“我不是亚父范增的使者,是楚王项羽派来的。”
“什么?你不是亚父派来的?”陈平大为惊讶“弄错了,真对不起弄错了,来人,赶紧把这些酒菜撤下去。”就见侍者上前,将美味的酒菜全部撤下。又听陈平吩咐道:“重新给人家上菜。”侍者又端了新菜进来,竟然全都是难以下咽的粗茶糙饭。
看着使者那张错愕惊讶的脸,陈平笑眯眯地问道:“项羽叫你来,有什么事吗?”
“没…什么事!”使者怒火攻心,站起来就走。回到楚营,就去找项羽投诉。项羽听了脸色大变,这时候恰好范增过来,让项羽立即组织攻城,打破荥阳,擒杀刘邦,早点结束这漫长的战斗。项羽却问:“亚父,你跟刘邦那边…没联系吧?”
范增说没有,项羽更加疑心。他这人有个毛病,一旦起了疑心,你再说什么他也不信,而是怀疑你是不是有什么阴谋。他认准了亚父劝他擒杀刘邦是个大阴谋,越发不肯攻城。
发现项羽居然在怀疑自己,范增的心里顿时生出悲凉,说:“大势去矣,项羽你在这里慢慢玩吧,请允许我告老还乡。”
失望的范增离开项羽,在回返彭城的路上,就因为伤心死掉了。
可这事还真不能怪项羽。很显然,项羽已经感觉到,在他的阵营里有内奸,而且是大内奸。他怀疑这个,怀疑那个,却唯独没有怀疑到真正的内奸项伯身上。项伯可以说是中国特工界的成功鼻祖——他这个鼻祖,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,不过是暗中坑害自己的亲人,这事真不是正常人能干得出来的。
诡计连环,除掉范增,这却是短时间内刘邦第三次情报战与信息战了。在三个案例中,刘邦和张良,甚至有一个完美的信息战公式在重复运用。
9、情报战与信息战
刘邦的三起情报战和信息战,都是发生在公元前204年。
从时间序列上来看,第一起情报战,应该是偶然事件。发生在安邑战争之初,刘邦命说客郦食其,去西魏国游说魏王豹,想让魏国站到自己的阵营中来。魏王豹明确拒绝了郦食其,却毫无防范意识,让郦食其搜集了魏国军队的详细情报,满载而归。而后,刘邦和韩信针对魏国军队的布置,制定了具明确针对性的打击方案,结果一战而灭魏。
很明显,顺利地消灭魏国,让刘邦一下子意识到情报的重要性。可以确信,就在此次事件之后,他想到了埋伏在项羽身边的棋子,并正式启动了针对项羽的情报战。
项伯为刘邦送回来的情报,就是关于九江王英布和项羽之间关系不睦的资料,这个资料让刘邦产生了希望,并决定实行曝光计划,让自以为聪明的骑墙派英布,无路可走,只能死心塌地地与项羽为敌。这次行动,就是刘邦发起的第二次信息战了。
所以,当汉使随何一行,抵达九江并受到接待时,计划就已经成功了三分之一。而当英布接见汉使随何时,计划就已经成功了三分之二。
计划的最后一步,虽然在流程上只占三分之一,但在总体计划中,却占到决定性的分量。这一步就是等到楚使来到之后,随何硬冲进去摊牌,把英布脚踏两只船的事件公布于众,让英布无路可走。
曝光计划顺利推行,最终让英布与项羽决裂,跳到了刘邦的阵营。但这起成功战例,一定是激发了刘邦和张良等人的灵感,对这起案子进行了详细分析。
要分析的问题只有一个:针对英布的曝光战役,决定性的变量是什么?
如果你找对了这个关键性变量,那么你就掌握了信息战的基本法则,从而可以灵活机变地运用这一战术。